您所在的位置 > 福建民俗博物馆 > 社教 > 观闽俗知闽风 > 正文

福闻话•民俗文化|一起来看福建人“花式”迎中秋!

2022-09-13 17:43:01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静

中秋始见《周礼》

盛于唐宋

到明清时期

成为最主要的节日之一

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

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

等特色的中秋习俗

那么

福建各地又流传着

哪些独特的中秋节风俗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下吧!

闽南中秋博饼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饼(跋饼)

是闽南人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

相传三百多年前

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

驱逐荷夷收复台湾

中秋节前后

来自福建、广东的士兵们思念亲人

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宽慰士兵思亲之念

便与兵部衙堂的属员筹谋

巧设“中秋会饼”

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于是

一代一代传下来

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每会63块饼,每会饼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这大小六十三块饼,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取民间流行的骰子6颗,放在大瓷碗内投掷,依次为序,让参与者博弈玩耍。博饼时,桌上放置一个瓷碗,每人轮流抓取6个骰子,掷入碗中,“一秀、二举、三红、四进、状元……”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在周围蔓延,老老少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博饼现场,其乐融融

人们相信,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尤其是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所以,闽南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2008年,中秋博饼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厦门博物馆原馆长、地方史专家龚洁先生表示,博饼的“鼻祖”,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根据史书记载,隋唐时期,中秋过后往往要举行“秋闱”会考。于是,士子们发明了一种游戏,预卜考试能否夺得状元。“博饼应是脱胎于状元筹,而非郑成功发明。”龚洁先生说,在明代中期就流行于民间的游戏状元筹,与博饼规则相同,应是博饼的“前身”。

福州人中秋摆塔缘起是庆祝抗倭胜利

中秋摆塔

是旧时福州民间的一项特有的重要民俗活动

历史悠久,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

相传戚继光赴闽平倭患大捷全胜

回到福州恰逢中秋节

福州百姓为欢迎凯旋之师

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在门口以示庆贺

因老福州多寺多塔

摆设品也多为古塔的模型

故称“摆塔”

福州特有的中秋习俗“摆塔”再度亮相

中秋将临,人们会在巷头坊尾的空旷场地上,用砖块、瓦片砌起塔来。砌的塔低的约四、五尺,高的则达一丈多,式样多是仿七层八面的定光塔。同时,还在塔中放满干柴,并夹上鞭炮、龙眼核等。中秋之夜,便点起火来。以此渲染节日气氛。

鲤鱼饼

中秋必吃月饼,老福州吃的则是鲤鱼饼,即制成鲤鱼形状的月饼。齐上志介绍:“吃鲤鱼饼有两种寓意,一是借‘放子化三千’,祈求多子多孙;二是寓意‘鲤鱼跳龙门',反映了福州人的进取精神。”

捡月华也是福州独特的中秋习俗,此习俗是孩子的大爱。相传中秋之夜,天空会落下“月华”,把“月华”藏到米缸里,大米就会吃不完。因此,古时候的中秋之夜,福州的孩子们总是非常忙碌——进进出出,忙着捡月华。

宁德霞浦的“曳石”纪念戚继光“空城计”

在宁德霞浦县的沿海乡镇

至今还流传着中秋夜曳石

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曳石活动是由数十个青壮年汉子

拉着重约300-400斤的四方形

(有的地方用圆形的磨盘石)

齐声吆喝着“哈哈荷”之类的号子

沿着大街小巷快速奔跑

据民国十八年版《霞浦县志》记载,相传曳石活动源自明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十五夜,驻扎在福宁州城(今霞浦县城)的戚继光,在守城兵力不足之际,应用空城计,以曳石之计迷惑突袭州城的倭寇。到了中秋之夜,倭寇偷偷地摸到城郊,但见满城灯火,并听到城内喊声震天,石声隆隆。倭寇以为是千军万马在调动,不战而逃。霞浦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每到中秋,霞浦沿海一带的民众都要进行曳石活动,历400余年延续至今。

祭拜祈福也好

相聚庆祝也罢

穿越千百年时光

不过“人月两圆”的美好希冀

离家远行,奔波奋斗

都剪不断思乡情

五湖四海,天南海北

皆是共此明月光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主办
东南网承办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