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建民俗博物馆 > 资讯 > 本馆动态 > 正文

聚焦峰会丨“数字赋能文旅 科技创新文博”展区 新奇成果“破圈”

2024-05-27 14:40:37  作者:   来源:福建民俗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静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为充分突出我省数字赋能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世界之名旅游目的地,展示数字文旅、智慧文博领域最新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加快推进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建设,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主办,福建民俗博物馆、福建省旅游信息中心承办的“数字赋能文旅科技创新文博”专题展区,亮相数字福建馆,吸引许多观众驻足“打卡”体验。

展区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本次展会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思路和布局,结合《关于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突出“1+2+3+N”数字文旅发展格局,分为品牌宣传区、文旅新基建展示区和文旅互动体验区3个区域,展出涵盖文化、旅游和文物各类别13个数字化项目成果精品,让历史照进现实,让“诗和远方”近在咫尺。

当天,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来到展区视察工作。他表示,我省文博系统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乘“数”而上,助力文物“活”起来,为市民观众带来更新更好的数字文博体验,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傅柒生(中)在展区参观

文旅互动刷新体验

游览云上博物馆、隔空拜师咏春大师、头戴簪花生成AI美照、与元代狮子铜熏炉面对面……文旅互动体验区广受欢迎。围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文旅消费新业态等,该区域展示了数字文旅线上线下结合、内容形式丰富的应用场景成果,主要由咏春拳互动训练、福建文旅簪花AI互动、多功能数字文物展柜、云上博物馆、顺昌大圣文化体验、生物多样性查询机、票付通冰淇淋体验机等7个项目组成,采用可互动体验的多种设备搭建,涵盖拍照打卡、游憩游乐、知识学习、智能购物等多种文旅场景功能,多维度、多层次刷新观众逛展体验。

参观者浏览“云上博物馆”

参观者体验簪花AI互动

参观者体验AR智能导览眼镜

参观者在多功能展柜前驻足欣赏文物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

文旅新基建展示区,直观地为观众呈现“1+2+3+N”数字文旅发展格局。其中,数字文旅的全景展示平台通过可视化的“一张屏”实时、动态地展示我省文旅动态和发展趋势,而一旁的数字文旅综合服务平台(“畅游八闽”手机APP)同样备受瞩目。在福建,出游使用“畅游八闽”手机APP即可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需求。在体验了一番“畅游八闽”手机APP一站式旅游服务后,观众直呼再也不必为制定攻略发愁了!

工作人员在为参观者作讲解

品牌宣传打开视野

在品牌宣传区,LED大屏上播放着来自“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票付通景区交易数据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大学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三坊七巷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等重点品牌的成果宣传片,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福建人文、风物的窗。

其中,福建民俗博物馆的原创民俗画卷《山海梦华图》以清末民国初年的福州三坊七巷为背景,结合八闽民俗风物与福文化内涵,绘制出一幅包含福建本省的生活民俗、生产民俗、民间游艺、传统工艺4种类型,共计20余种民俗活动的山海画卷。未来,将以此画卷为基础,开展闽风民俗数字课堂开发,对福建民俗文化进行深入解读,多角度、多方面向青少年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全新的媒介,数字赋能教育场景,优化学习体验,让青少年从切身体验中充分吸收知识,调动多维感知,全面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观者沉浸式体验项目

数字赋能文旅,科技创新文博。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且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文博场景中深化应用,数字福建的绚丽蓝图愈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