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建民俗博物馆 > 正文

活动回顾丨以文学之笔绘就八闽璀璨画卷——“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游记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榕举行

2025-07-22 11:19:24  作者:   来源:福建民俗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静

7月16日,“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游记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福州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省旅游宣传中心、省作家协会主办,福建民俗博物馆承办。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源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东河,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惠玲等出席活动。

本次大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旨在深度挖掘福建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通过公众视角描绘八闽风采,有力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注入澎湃的文学力量。

图: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大赛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投稿作品1070篇,参与者年龄跨度从11岁少年到96岁长者,覆盖各行各业。经严格评审,最终35篇佳作脱颖而出。这些作品聚焦福建省壮丽山川、深厚历史文脉、多彩民俗传统及福文化、茶文化、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特色,以深情的文学笔触,精彩呈现了南平武夷山、福州乌石山、厦门日光岩、莆田南日岛、南靖土楼、宁德太姥山、德化石牛山等标志性景观的动人魅力。 

图:获奖者分享创作心得

活动现场,三位获奖者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行走福建的独特体验与创作心路。《七塔寻踪》作者魏冶讲述为体悟福州历史,“查阅大量文史资料”并“到地方去走、去看、去触摸”,他尤为钟情市井之中的乌塔,认为它“没有距离感”,是“寻常巷陌中,藏着历史烟云”的闽都文化缩影。《石山不语》作者沉洲(笔名)以诗意的语言推荐太姥山:“蓝色大海边,凌空屹立一座石头山,有颜值、有生命、有思想的石头们,创造了人与自然山水‘相看两不厌’的生态经典。”《白水之白钟此奇》作者连正忠解读其作品标题,“‘白水之白’既指武夷山流水清澈,更象征朱熹等先贤的君子风范”,旨在“既写山水之胜,又写人文之美”。这些源自真实体验的分享,多维度诠释了“闽山闽水物华新”的丰富时代内涵,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文字背后对“闽山闽水物华新”的炽热情感与深刻理解。 

图:获奖作品佳句展示

福建民俗博物馆通过承办此次活动,不仅能让更多人透过文字读懂福建的“形”与“魂”,更以文学为纽带,让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当读者因一篇游记向往一处古迹、好奇一种民俗时,便是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福建民俗博物馆将继续以这样的活动为契机,让馆藏资源与鲜活的地域生活碰撞出更多火花,让八闽文化的根与魂在新时代的笔墨中持续绽放光彩,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推动文旅共生的重要支点。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主办
东南网承办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