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国庆假期首日,福建民俗博物馆“闽风揽月 古韵华章”国庆主题活动正式启幕!以“红色传承+民俗体验”为核心脉络,我馆通过主题展览、互动社教、舞台演出三大板块,将红色记忆、传统民俗与手工技艺深度融合,为到场的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文化大餐。 览红色印记 品民俗风华 国庆期间,民俗馆两大展览形成“红色记忆”与“民俗生活”的双轴呈现,为大家搭建起触摸历史、感知文化的桥梁。 由我馆联合闽东革命纪念馆、宁德市博物馆(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推出的“红星照耀闽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闽东战斗历程图片展”,以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与文献资料为载体,通过“挥师东进 ‘八一’亮剑”“攻克罗源 转战闽东”“赤溪会师 轻取穆阳”“挥别闽东 星火相传”四个篇章,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理想、奋勇抗争的峥嵘岁月。黑白影像里的战士身影、文字记载中的斗争精神,为国庆佳节赋予了厚重的红色底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展板前,聆听革命故事,在回望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 常设展览“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里的闽式生活展”则从生活美学维度,展现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展览将闽地特有的农事习俗、饮食文化、节庆礼仪一一融入立春的“迎春纳福”仪式、夏至的“凉食避暑”传统、冬至的“搓丸祭祖”习俗……大家在展厅内跟随节气脉络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闽式生活长卷,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传承力量。 手作传技艺 传统焕新颜 如果说主题展览是历史与文化的“静态呈现”,那么馆内花厅的社教体验区,就是传统技艺与节日祝福的“动态表达”。国庆首日,这里成为亲子家庭与年轻群体的“打卡胜地”,特色手工活动持续引发参与热潮。 “国辰拓趣·滚轮漆印”活动中,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传统拓印技艺的操作要点,参与者手持特制滚轮,蘸取环保漆料,将“福”字等吉祥图案拓印在宣纸之上。“以前只在书本里见过拓印,今天亲手做才知道,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难掩兴奋。这项活动让古老的拓印技艺走出文物典籍,在亲手操作中让大家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 “福语贺国·打卡活动”同样人气高涨。大家排队领取国庆主题徽章、明信片、书签等文创礼品,还有《福建文旅手绘导览图》免费发放。“导览图上标注了福建各地的民俗博物馆和文化景点,接下来的假期打算照着图去走走。”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说,小小的导览图让他对八闽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探索兴趣。 “锡画颂国·锡纸浮雕画制作”活动更具巧思,将锡纸浮雕工艺与国庆主题创新结合。柔软的锡纸在大家指尖经过捏、压、折、贴等工序,逐渐化为“玉兔”“中秋月”“迎中秋 庆国庆”等兼具立体感与艺术感的作品。不少家庭合作完成创作,把对祖国的祝福与对团圆的期盼融入指尖,让非遗技艺在创新表达中焕发生机。 汉舞展雅韵 笛声诉情怀 韵笛馆内舞台区同样热闹非凡,“舞颂中华·汉舞表演”“笛奏华章·笛子演奏”两场特色展演昼夜交替、轮番上演,为古厝注入灵动的节日气息,吸引大批观众驻足观赏。 此外,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的重要公共艺术项目——“共享钢琴计划”在国庆期间走进福建民俗博物馆,一架亮漆钢琴静立古厝之中,演奏家指尖轻触琴键,优雅琴声便在黛瓦飞檐间回荡,时而如闽江潮起温柔婉转,时而似鼓山松风清亮明快,古典乐韵与百年厝落的古韵巧妙交融,引得过往观众纷纷驻足,或举机记录瞬间,或闭目聆听沉醉,为这场国庆文化盛宴增添了一抹浪漫而厚重的艺术色彩。 国庆首日的热闹氛围只是开端,接下来的假期里,“闽风揽月 古韵华章”国庆主题活动将持续精彩放送,邀您共度文化假期。 国庆、中秋双节活动安排 |
![]() |
![]()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
![]()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