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全省文旅系统围绕“提升文化影响力 展示福建新形象”,聚焦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增强文旅资源整合力、产业竞争力、市场吸引力、对外影响力的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关于做好假日文旅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批示要求,全域联动打好票根惠民、演艺赋能、场景提质、供给焕新等“组合拳”,全面引燃文旅消费新引擎,全省假日文旅经济热力十足、热而有序。 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4634.37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388.40亿元;与2024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6.8%,再创历史新高。 劲头更强,假日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国庆中秋假期,全省联动推出1800余场活动及300余项惠民措施,深入开展“一路山海一路歌”市场营销,假日文旅市场热度飙升、增长强劲。假日市场质效稳步提升。据第三方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4634.37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388.40亿元;与2024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6.8%,再创历史新高。重点景区客流快速增长。全省监测的4A级及以上景区累计接待人数103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和17.7%。其中5A级景区接待人数34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883万元,分别占监测4A级及以上景区的33.2%和42.7%,成为文旅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中远程客源市场持续拓展。全省接待省外游客10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占旅游总人数的22.8%。周边广东、浙江、江西、上海和江苏5省市为主要省外客源地,占全省接待省外游客的比重近70%;中远程省市如云南、湖北、重庆、广西等地入闽游客占比均有所提升。 结构更优,高质消费拓展增长空间 夜间消费、入境旅游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为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能。夜间消费持续火热。假日全省接待过夜游客1545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占旅游总人数的比重33.3%;过夜游客旅游花费277.12亿元、同比增长21.3%,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2.49天。15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500万人次,文旅消费收入超过22亿元;福州闽江夜游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同比增长超494%。入境市场人气高涨。厦门再次上榜携程、去哪儿两大平台国庆假期入境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泉州位列“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增幅”TOP2。在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推动下,俄罗斯旅客假期入境同比增长75%。国际邮轮“领航星”号和“招商伊敦”号搭载2100多名境外游客来闽游玩。闽台旅游加快增长。全省各地举办两岸中秋晚会、闽台乡村旅游文化周等系列活动,邀请台湾高甲戏剧团等同台演出。假日前七天,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发送旅客4.3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 融合更深,“闽派”文化赋能作用凸显 坚持以特色文化赋能文旅“打开方式”,打造“闽式生活”新业态新产品,推动“观景”向“入景”转变,有力展现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文化演出意趣足。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演出超千场、现场观演人数近247万人次;举办“周末戏相逢”文艺轻骑兵演出、武侠音乐专场、鼓岭草地音乐会;文旅“脱口秀”线上“金句合集”视频全网覆盖1.65亿人次、微博话题互动量超1590万次。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票根经济”,举办全球知名钢琴大师哈默林独奏音乐会和刘若英、王源等明星演唱会,“亚太音乐节”吸引6万多人次,沉浸式演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观演人数近5万。文博展览人气旺。全省博物馆推出300余项陈列展览和特色社教等活动,参观人数累计近200万人次;其中,漳州博物馆“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吸引众多游客,单日最高参观人数超2万。全省公共图书馆入馆人次达121.39万,创历史新高,阅读成为假期文旅新风尚。红色旅游热度高。各地策划推出红脉长歌之旅等30多条主题旅游线路,三明宁化长征精神教育基地、龙岩古田旅游区等红色景区景点火热,监测的5家4A级及以上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56万人次。 活力更足,多元市场激发消费潜力 突出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打造特色文旅消费场景创新,激活“全民乐享”消费潜力。都市休闲集聚人气。全省纳入监测的都市休闲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13万人次;其中厦门市园博苑累计接待游客3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6%;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累计接待游客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8%。县域旅游热度攀升。“反向旅游”热潮持续升温,骑行、露营等休闲方式热度高,赏山海、逛市集、品乡宴、享野趣的假期体验人气爆棚。数据显示,平潭跻身国内热门小城榜单前列。漳州南靖精心筹备41项主题活动、200余场特色展演。石狮铭宝巧克力小镇成为研学旅游“网红地”。乡村旅游人气兴旺。“古村晒秋”“渔村体验”等乡村民俗游火热,全省监测的205个省级金牌旅游村接待人数571.25万人次,旅游花费10.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和30.8%。滨海避暑彰显特色。滨海景区吸引游客亲水旅游,全省纳入监测的滨海旅游类景区游客接待量持续处于高位水平,累计接待游客140.17万人次,同比增长58.2%。其中,泉州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平潭坛南湾景区同比增速超过80%。 服务更暖,假日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把文旅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市场供给、秩序规范等各项工作。加强安全监管。节前召开全省文旅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视频会议,发布假期出游提示,引导广大游客错峰出行、文明旅游。假日期间,省文旅厅派出10个暗访组以跟团游、直接暗访方式开展深入检查;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6622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数2946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数234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实施暖心行动。各地践行“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及时受理处理咨询投诉举报,依法依规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福州推出公交、地铁免费乘车福利,厦门推出2.8万个停车位免费开放并对自驾游客实施交通“柔性执法”,南平推出“轻松游武夷”行李托运服务、有轨电车免费乘坐等优惠,着力营造“放心游福建 满意在八闽”的优质旅游市场环境。深化宣传引导。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我省《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做法,要闻版报道我省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活动等;新华社刊发《假期首日福建文旅喜迎“开门红”》等10余篇报道;央视主要频道、栏目共播出福建相关新闻102条,其中《新闻联播》栏目13条;福建日报、省广播影视集团等省内主流媒体播发《文旅大餐宴宾朋》《过一个闽式中秋・多彩民俗》等,营造良好市场氛围。假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及负面舆情。 |
![]() |
![]()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
![]()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